基于文化视角的职业教育认同问题研究
摘要: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招生规模不 断扩大,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仍不容乐观。受不同文化视角的影响,职业 教育被视为“差生集中营”,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招聘市场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 是对于职业教育认同的缺失。本文将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视角来对职业教育的认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 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认同 文化视角
姓名:
王慧明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6)
栏目:
页数:
Array
正文: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 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 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 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 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职业教育在 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不容乐观,招生难等问题屡见不鲜,基 于各种文化原因,社会中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认同的缺失。
 1 职业教育认同现状 当前,面对日益激励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要求,急需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 这一背景下,职校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短 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 人才的主要基地,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除整体生源数量下 降、普通本科扩招等影响,家长及学生个人不愿填报职业院校 或填报后放弃入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据麦可思公司的一份调 差数据显示,2012 年职业院校录取生愿意来校报到的比例仅 为 62%,这一现象表明,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同度较低,提高职 业教育的认同迫在眉睫。
 2 职业教育认同缺失的原因
 2.1 观念文化的缺失
 2.1.1 社会文化传统导致的认同缺失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等观念深入人 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此外,受科举制度影响,大众认 为只有书读好了,才是有出息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家长心中, 一所好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职校在大多数家长及学生心 中似乎是差生的“特权”。由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产生缺失。
 2.1.2 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 在我国,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处于各阶段教育“生 态链”末端。从现有招生体制看,学校按批次进行招生,中等 职业院校的录取在普通高中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录取在本 科院校之后,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则是被普通高中及本科院 校淘汰的差生,职业院校则成为了“差生集中营”。
 2.2 物质文化的缺失 我国的职业教育相比于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出现的时 间较晚,基础较薄弱。国家进行财政拨款时,更倾向将大量资 金投放至各省市的重点大学,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学校缺乏 办学经费,且多数职校的设备缺乏或未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 导致职业学校的教育活动难以有效进行。同时,大众对职业 教育的认同缺失,使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缺乏成就感,名校毕 业生及有能力的教师不愿到职业学校工作。职业学校的发展 有限,留不住骨干教师,现有教师,多是只会理论而没有实践 能力或有实践经验却没有较强理论知识的教师,造成职校缺 乏教师或优秀教师。
 2.3 制度文化的缺失 历年来,我国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和法律法规,但职业教育发展仍较 为缓慢,其原因在于下级机构的具体执行不到位,未贯彻落实 职业教育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更是由原来的国内竞争阔大到国际竞争,用人单位对高级人 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这一情况,更多潜在求职者开始追 求高学历,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造成社会中的 学位膨胀,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缺失。
 2.4 行为文化的现实影响 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甚至是政府机关、国企,在招 聘时对应聘者的毕业院校提出硬性要求,如要求本科及以上 学历、“985”“211”毕业生等。这些单位的用人导向在一定程 度上加深了公众对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错误认识。
 3 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我 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对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 深刻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
 3.1 观念文化,创建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
 3.1.1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舆 论环境网络科技高度发达,人们获取消息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大 众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 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了解及认同。此外,媒体应意识到职业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在潜移 默化中让大众了解职业教育的真实面貌及变化,纠正公众对 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而不是怀有偏见的一味追求更高层次 的教育。
3.1.2 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宣传,塑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形象 作为举办教育的主体,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家长及学生心 中具有较高威信。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职 业教育的宣传,积极举办有关职业教育的讲座,使学生及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氛围,转变公众 职业教育“差生集中营”的观念。
 3.1.3 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氛围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对就读于职业院校的学生 及职业院校的教师产生了影响。学生选择职校就读常是出于 无奈之举,因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读书,而选择职业教育, 从而缺乏自信、学习目标及动力。职校教师因缺乏好的职业 发展,在工作中难以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 学校类型,需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开放办学理念、改革 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为职业院校营 造一种内外在结合的文化氛围,实现学校的“文化育人”。 
3.2 制度文化建设
 3.2.1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相关职业教育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职业教育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影 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实施 效果及时评估,力求使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为职业 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3.2.2 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消除学历歧视 学生就读于职校,或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而产生消 极情绪或不自信的心理,为消除这种情绪及心理,政府及企业 都应有所行动。首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消除对名校和职 校学生的差别对待,转变用人观念,看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及素 质。其次,国家应加大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高素质技 术型人才的福利待遇,认可其社会地位;再次,企业应根据高 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进行管理,创造更多的提升机会和发 展空间。
3.2.3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才衔接通道 在我国,职业教育不被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家长认为 孩子选择了职业教育,也即丧失了大好的前程,从此便不再能 出人头地,继续向上。在日本,文部省为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 颁发“专门士”的称号,相当于准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 深造,且享受同等待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奥地利的学生 并不那么重视高等学历,也不将其视作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 唯一途径。据 2010 年奥地利经济教育研究所发布的数据,近 8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这与 奥地利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密不可分。 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时,可借鉴日本、奥地利的做法,打 通职校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使中高职 衔接畅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逐步形成从职业教育到 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的学历提升通道,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类 教育的衔接交流,一改“职业教育低层次”的面貌,给学生更大 的发展空间。
 3.3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职业院校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是 普通教育,家长及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时,也会考虑到一所职 业院校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品牌建设,成为增 强职业院校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3.3.1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立校之本,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通过各种渠道, 运用多种方法,选拔、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首先把好教 师入校第一关,对新进教师除学历要求外,还应注重教师的教 育教学能力;其次,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与合作企业或 学校进行定期交流;再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需要,聘请生 产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自己学校的技能教师,定期给在 校学生授课,使生产中的最新技术、管理方法及技能直接进入 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注意对教师 进行激励,通过提升教师成就感及幸福感,吸引或留住优秀教 师。
3.3.2 优化办学结构,突出学校特点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需 要职业院校完善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 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课程 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够及时的将 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 论知识。此外,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避免功利化和陈旧化的思想, 改革过时专业。职业院校应紧跟企业步伐,了解企业对人才 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有针对 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 能力,彰显学校特色。
 3.3.3 深入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院校和 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学生应当给 予适当的劳动报酬。目前我国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方面, 存在大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小企业虽有 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但企业自身在管理及技术方面存在较 多问题的情况,这一情况使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数还处 于较低水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有效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 的合作呢? 首先,国家应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企业接收职业院 校教师、学生学习或提供教学需要的实训设备,可享受相应的 税收减免、补贴、授予荣誉等优惠政策,应加强监督管理,将奖 励政策落实到实处。 其次,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现状,促进职业院 校与企业之间深入合作,组建职教集团,成为高素质技术型人 才聚集、调整的平台。职教集团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企业与学校脱节的问题,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人才资源 优化,为企业储备优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并且能为职业院 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解决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我 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对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大作用。但职业教育 要得到广泛的认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就需要从观念、制 度、行为等方面努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 时,发展职业教育还要从职业教育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职业教 育的质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昌龙,周荣.提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刍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13,3(05). 
[2] 邱开金.职业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J].中国农村教育,2013(03). 
[3]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 (03). 
[4] 鲁昕.职业教育,兴国之道[J].管理观察,2013(03). 
[5] 郑永青.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J].高教高职研究,2010(45).

评论